永康市作为浙中制造业龙头,民营企业超4万余家,从业劳动者超30万。近年来,永康市在建成省级示范劳动争议仲裁庭的基础上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基层为主、调解为主”柔性化解理念,因“地”制宜、因“案”制宜、因“人”制宜妥善化解劳动争议,积极谋求企业和劳动者“双维护”。在受疫情影响、劳动争议总量增加76.4%的情况下,全市调解率由88.1%提高至96.7%。

“流动仲裁+数字仲裁”

实现因地制宜


创新服务模式,派遣仲裁员、调解员将“流动仲裁庭”搬进企业、移到家门口,组织就地调解、现场开庭、当场制作调解书,形成“庭审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社会效应。对异地劳动者的争议,率先建立“互联网仲裁庭”,通过电话、微信、在线视频等方式,指导劳动者和企业进行线上调解、在线庭审,实现异地劳动者“零次跑”。今年截至目前,“流动仲裁庭”已成功处理、排除纠纷38余起,线上调解和仲裁187场,网络办案率达82.9%,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1048.5万元。

“繁简分流+速调速裁”

实现因案制宜


在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时,通过审查材料、口头询问,初步判断争议性质、复杂程度、调解可能性等,形成立案调解建议备忘录。征得当事人意见后,根据调解员擅长领域委派案件,开通简易案件绿色通道,实行口头调解、简易处理。对事实清楚、证据充分的案件,施行当天立案、当场调解、速调速裁,坚持“快办快结”。今年截至目前,调处简易案件196起,速调113件,平均案件消耗时长缩减34.5%,其中工资争议案裁决占比降至4.8%,工伤案裁决占比降至1.2%。

“服务小队+用工体检”

实现因人制宜


按照“1名仲裁员+1名律师+1名调解员”的模式,多元搭配、同步出动、分片走访,覆盖全市17个镇(街、区)调解中心、派出庭。以“点对点”、“面对面”、“口对口”方式走访排查,通过协助疑难案件处理、组织现场观摩、电话视频指导、案例研讨、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,掌握基层新情况、新需求,做到及时知晓、及时跟进、及时处理。同时组织服务队进企业(社区),为企业进行“用工体检”,指导企业、职工建立多方式对话沟通机制,引导企业做好劳动关系风险防控工作,力争把劳动矛盾化解在萌芽。今年截至目前,已出动87人次,发放仲裁建议书11份,用工体检企业38家,回访整改企业9家,化解劳动争议34起,涉及金额657万元。


素材来源:浙江人社

合智互联客户成功服务热线:400-1565-661

admin
admin管理员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留言评论

暂无留言